【研究前沿】成洪波:粤港澳大湾区“产学融创”:内涵实质、需求背景与路径探索

  • 发布单位:高教所
  • 发布时间:2018-10-18 10:50:38
  • 访问量:
  • 分享到:


   者简介:成洪波,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广东东莞 523808

   文章来源: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8年第10期第36-41


    摘 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创建国际一流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加强湾区高校与产业的融合创新,从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提出迫切需求。“产学融创”致力于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形成价值整合、功能互补和创新要素资源共享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东莞理工学院凝练的“产学融创”理念,在打造创新型产学集群、创建特色产业学院、建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产学融创”;产学集群

 

 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处于孕育突破和加速推进的进程之中。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相比,科技创新在此次工业革命中发挥了核心和基础作用,知识、信息、人力资本等成为核心要素。创新由传统的线性模式转向非线性模式,科学、技术和生产趋于一体化。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被推到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中心地位。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亟需新引擎和新动能,推进“产学融创”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着力点。

    一、“产学融创”的基本内涵

   1.“产学融创”相关理论梳理。本研究提出“产学融创”这一概念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西方创新理论。西方创新理论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对应于新古典经济学派和内生增长理论的线性创新模式;第二阶段始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提出和发展;第三阶段则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对生态学理论的应用和借鉴,创新生态系统理论逐步兴起和发展。

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强调企业的单主体作用,创新的战略重点主要是依赖于企业的自主研发,创新的内容及形式主要为产品创新。这种创新范式忽视大学、政府等主体在创新中的作用,割裂了创新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属于一种封闭式的创新形式。

  1987年,弗里曼(Freeman)最早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此后其他学者对国家创新系统的主体、运行机制、动力系统等进行了全面研究。1992年,库克(Cooke)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用于描述创新呈现集聚状态。而在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中,三螺旋理论具有较大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三螺旋理论最早由埃茨科威兹(Etzkowitz)于1997年提出,主要是用于解释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新关系。与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认为企业是创新的单一主体相比,三螺旋模型认为大学、政府和产业均是创新的重要主体,三者在承担各自的功能外,还相互衍生和发展了一些其他功能。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三螺旋理论认为,在新的科技和产业范式下,要推动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须促进三者的多重互动。将焦点放在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的交互点,三者的“重叠区”才是创新的核心单元。理想范型中,三重螺旋在创新中都有自己的核心功能,如大学贡献最前沿的知识,政府提供最有效的政策和高效的管理,产业则生产出最前沿的技术和产品。通过各主体的相互作用,不断推动创新螺旋式上升。三螺旋理论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政府和产业的相互融合和创新过程提供了动力机制的解释,其缺陷是缺乏对创新系统中环境等因素的关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硅谷等为代表的创新经济飞速发展,2004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首次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概念。自此,“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不断发展,成为创新研究的主流理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体现了创新研究的范式转变,即由关注创新系统中要素的静态构成向关注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间的动态作用过程的转变。“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主要源于生态学理论,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创新群落内部、创新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有机整体。就要素而言,“创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创新组织、创新种群、创新群落和创新环境。创新组织主要包括大学、企业、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及政府、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创新支持群体;创新种群指同一地域同种创新实体的群聚,如某一区域的高校集群、产业集群等;创新群落主要由一个密集社会和经济关系网络的不同创新种群构成;创新环境作为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主要包括物质、制度和文化等。与传统的创新理论相比,“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创新过程更具解释力。同时与三螺旋等理论相比,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存在的问题是创新主体不够突出,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不明确。

  基于创新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各自的优势和缺陷,有学者整合上述两种理论,提出了基于三螺旋的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该理论模型有以下3点核心主张:①将政府作为主要的创新组织;②在三螺旋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大学、企业和政府分别为作为知识链、产业链和政策链,在外力的驱动下,通过相互作用,促进区域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③创新生态作为一个有机体,创新群落是细胞,大学、产业和政府的复合体是创新群落的细胞核,创新支持群体是创新群落的细胞液。

  考察我国创新发展的实践历程,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1999年以前的国家科研体系阶段及1999年至今的国家创新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阶段,当前是处于国家创新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的交叠阶段。国家科研体系阶段实质是一种线性创新模式。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逐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创新系统及创新生态系统逐步成为我国创新的主导范式,创新逐步向非线性范式转变,大学成为创新的关键主体,在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2.“产学融创”的内涵实质。基于词源学维度,“产”指产业、生产、产品等,“学”则指大学和大学内部的教学、科研、学科等。“融创”是“融合”“创新”的合成简称。“产学融创”实质是通过“产”“学”多元需求的互动,不断“融合”和“创新”,形成一种产学合作的新模式。与“产学融创”相类似的概念有产学研协同创新、产教融合、产学融合等,三者有较大的关联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总的来说,“产学融创”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产教融合等概念既有一定的继承性,同时也有一些创新性。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相比,“产学融创”突出大学和产业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更为重视二者的融合,是一种更高层次、更聚焦产业关键问题或共性技术的合作模式;与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相比,“产学融创”是在一般意义上的融合之外,更为重视和突出创新的核心作用,是产教融合的升级版。

  本研究提出的“产学融创”是指在区域创新体系中,聚焦于大学与产业的互促融合,大学作为知识创新主体、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大学与企业加强协同创新,政府作为介入和推动集成创新的重要力量,各创新主体加上一些支持性群体,通过紧密对接、互动互促、合作共享,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形成价值整合、功能互补和创新要素资源共享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其基本特征有:①“产学融创”属于一种非线性的生态创新系统范式,其核心目标是服务和支撑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产学融创”强调区域所有创新主体之间及与创新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融合和创新既是手段,也是最终的目的。通过产、学等创新主体和要素的整合,不断提升融合程度和创新水平,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支撑引领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②在“产学融创”系统中,大学、产业、政府等主体在互动过程中,均拥有自身独特的功能。大学处于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是“产学融创”的学术基础;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细胞和技术创新应用的基地,是“产学融创”的关键;科研院所是知识生产与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技术革新的作用;政府拥有宏观调控能力,是技术创新的制度与环境的供给者和维护者,是“产学融创”的主要参与者与服务者。

二、粤港澳大湾区“产学融创”的背景需求

从实践经验看,国际大湾区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创新、转型升级和聚集辐射的核心驱动作用,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国家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从战略和区域经济层面而言,将发挥构建新的空间引擎的使命。根据国家政策,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为全球工业革命策源地、高端科技汇集地、数字经济生成地和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地。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词是融合,本质是协同发展。对于作为科技创新主力军的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而言,坚持改革创新和开放办学,加强与区域发展的融合创新,积极汇聚和利用湾区优质创新资源,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就有着具体而深刻的需求背景。

  1.创建国际一流区域创新体系的现实需求。201771日,在粤港澳三地政府签署的《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中,明确提出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目标。从创新理论而言,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是要创建世界一流的区域创新体系。随着世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趋向融合发展。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通过聚集创新要素和优化创新资源,发挥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功能。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基础,集聚了一大批高端产业、龙头企业、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等优质创新资源。当前,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创新尚存在诸多障碍。在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亟需聚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产学融创”,将体制机制障碍转化为体制互补、机制创新的优势,大力推动高校之间、高校与创新型产业、龙头企业之间、创新人才、创新文化、政府调控力、创新环境等多要素的集聚与融合,共同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创建世界一流的区域创新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与人才支持。

  2.推动湾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改革需求。2015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提出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创新”成为区域系统改革发展最为关键的议题。在区域层面,香港地区世界一流大学较多,知识创新能力强,但制造业空心化严重,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广州科教资源丰富,但缺乏龙头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深圳创新型企业多,技术创新能力强,但高水平大学较为缺乏。而目前各地的创新合作具有自发、分散等特征,尚缺乏深层次的协同创新。在产业经济学层面,产学研协同创新至少有以下三重内涵:①现代科技创新需要融合程度更高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而非传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②协同创新是指多元主体在同一创新平台上共同开展创新,而不仅仅是技术转移的关系;③产学研协同不单指产业部门和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之间的合作,而是指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功能之间的协同和融合。可以说,“产学融创”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关键内核。大湾区的“一国两制”既给政府主导下一体化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或平台建设带来挑战,但同时也为湾区不同层级政府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地推进“产学融创”提供了政策创新供给的新机遇。当前,亟需全面实施由政府、大学、企业等主体共同参与的粤港澳大湾区“产学融创”,创造更具包容性的产学融合创新制度环境,构建高效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打造政产学研共同体。

  3.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需求。就规模而言,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但在质量上我国与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的类型、层次、学科专业等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脱节等。与经济发展由粗放式转向集约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同步,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也需相应由外延式转向内涵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首要体现在质量上,综合体现在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合理平衡,尤其要改变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两张皮”“多张皮”问题。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先行地,在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目标的导向下,须优先着力打造区域高等教育高地。因此,推进和实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基础和战略工程,也是高校实施“产学融创”的内在需求。

三、粤港澳大湾区地方高校“产学融创”的探索与实践

东莞位处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关键节点。作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东莞理工学院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创建世界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一流区域创新体系等战略目标要求,聚焦地方产业转型和企业技术升级,全面融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大力推进“产学融创”。

  1.动态跟踪产业前沿,凝练深化“产学融创”理念。新经济背景下,产业转型、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明显加速,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一体化发展,大学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轴心”。当前,随着国家和地方“双一流”建设、“部省合建”等政策实施,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传统的高等教育生态变革悄然发生。大学的组织创新,大学与区域、城市关系的重构,大学内外发展资源配置体系重构成为变革关键词和重要策略途径。高校必须抢抓机遇,加快改革创新,积极融入区域创新系统构建,提升支撑引领产业发展能力。

  东莞理工学院秉持“开放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融合创新”的办学思路,与松山湖国家高新区、部分全国百强镇及龙头骨干企业紧密合作,寻求“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合作分工模式和利益交汇领域,先后派出40多支师生小分队开展科技产业创新服务,动态跟踪产业前沿信息,掌握一线人才需求。学校积极开展校内教育教学大讨论、校企合作对接研讨、大学创新发展高峰论坛,聚焦产学融合创新,构建共同话语体系。经过深入研讨和反复凝练,学校确立了“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形成了“以卓越的创新教育与实践造福社会”的价值共识,把“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词,紧扣“解决产业实际问题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等细化培养标准,着力建构“产学融创”价值共同体,支撑引领地方科技产业发展。

  2. 对接区域产业集群,打造创新型产学集群。产学集群是指相互关联的企业与大学等机构在某一区域集聚,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支持体系健全和产学研连接机制灵活多样的有机体系。硅谷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形成了一个围绕高水平大学和高技术创业型公司等社会网络节点的分散产学集群。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拥有一流的产业,而一流的产业需要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粤港澳大湾区力争打造全国乃至全球创新发展引擎,需要构建互联互通、高度融合的高水平创新型产学集群,其中产业集群和高校集群及学科专业集群尤为关键。大学集群发展能发挥“集聚—溢出”效应,有力支撑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

  作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东莞理工学院在新一轮的创新发展中,充分发挥所在区域富集的科技产业创新资源优势,特别是东莞作为“世界制造业之都”,拥有国际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优势。学校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产业布局,聚焦区域尤其是东莞关键核心技术不足、新兴产业培育不足等问题,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突出“产学融创”,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学校集中优势资源着力打造龙头学科群-智能制造学科群,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光电与先进制造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机器人、网络空间安全等技术攻关,建设智能制造研发中心、网络空间安全创新研究院等,支撑引领东莞信息技术等战略性优势新兴产业;培育新兴学科群-能源环境学科群,聚焦环境生态规划与修复、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开展储能材料、海洋技术等技术攻关,建设新能源材料研究中心、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培育和支撑引领东莞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潜力新兴产业;发展特色学科群-创新服务学科群,重点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社会创新中的质量与品牌、知识产权与法务、创意设计与城市文化、法治建设与营商环境、社会工作等专业服务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

  3. 推进特色产业学院组织创新,构建“产学融创”人才培养新载体。“产学融创”的过程与成效首要体现于为区域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此必须紧扣“产学融创”理念,实施人才培养的组织创新,整合高校与产业界的人才、资金、场地、技术、设备和管理等创新要素,构建“产学融创”协同育人模式,实现企业等主体全方位、深层次参与科技人才培养各环节,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传统专业转型升级,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全方位融合。

  为打破产学壁垒,学校突破依据学科逻辑的传统组织建制模式,与华为、西门子、360等龙头企业及专业镇、行业协会、产业基地合作,先后建成校企、校校企合作、校校所合作和校政企合作等一批多模式特色产业学院。通过以特色产业学院为载体推进“产教融创”,开辟了区域特色创新要素参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路径,改变了基于学科逻辑配置办学资源的传统组织建制,创立了基于产业需求逻辑的新型工程教育组织,全面促进了产学资源的深度融合创新。不仅促使学生跨学科学习,而且促进了教师向“双师双能型”转变成长,打通了毕业生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最后一公里”,培养了一大批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有较强理解力、能有效解决产业实际问题的实干型创新人才。

  4. 整合多方优质创新资源,建立一批“产学融创”平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推进背景下,科技创新超越技术创新,反映了创新源头的改变。与技术创新更多源于生产实际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改变不同,科技创新更多地依靠大学或其他平台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平台是实施和推进“产学融创”的有效载体,有利于集聚优质创新要素、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当前“产学融创”平台大致有以下3种形式,一种是将平台建在企业中,另一种是将平台建在大学中,如共建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实验室等,第三种是由政府引导和支持,建立大学科技园、科技孵化器等。

  据《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二。湾区富集的创新资源为创建一流的“产学融创”平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学校在推进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过程中,整合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创新资源,围绕智能制造领域等产业需求,凸显大学对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贡献度”,强化科技成果的培育及转化,由杰出人才领衔主持,依托学校显著的区位与产业优势,整合多方优质创新资源,创建了东莞理工学院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谱仪、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激光先进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中心、增材制造与智能制造研究院、智能制造工业网络安全工程实验室、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中心、工业4.0智能设计协同创新平台、多能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关键技术与示范中心等多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突破了传统科研平台建设的路径依赖,整合利用了区域内国有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等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快速提升了学校整体科技创新水平和支撑引领产业发展能力。

  5. 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设一流“产学融创”环境。安娜李·萨克森宁教授(AnnaLee Saxenian)在其《地区优势:硅谷和 128 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一书中提出:“仅仅拥有硅谷的基本因素并不意味着就能创造出该地区具有的那种活力。事实证明,那种认为‘科学园区+风险投资+几所大学=硅谷’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也就是说,完善和灵活的体制创新才能持续促进大学科技创新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国内学者研究也认为,以创新要素自由汇聚为特色的服务支持系统是影响区域知识创新中心创建的关键因素。而所谓创新支持系统,是指对创新主体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发挥支撑作用的辅助系统。广义的创新支持系统是指政府为创新所提供所有便利的统称,狭义的创新支持系统则特指创新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环境。综而言之,推进“产学融创”,必须依靠和大力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东莞理工学院对接产业集群建设需求。一方面,树立系统思维,深入推进内部综合改革,协同推进学科专业设置的决策机制、人事管理体制、薪酬分配与绩效考核机制、科研评价机制、教学运行与管理机制的综合改革,相继出台了《科研体制机制改革“1+N”系列文件政策》《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管理办法》《高层次人才管理与考核评价办法》等系列制度,同时大力推进校院二级管理改革、学校与外部主体协同创新机制改革,建立了价值整合、多方参与、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激励约束机制。 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培育和发展引领支撑“产学融创”的文化。作为一所位处湾区关键节点城市的地方理工类高校,学校不断培育扎根本土的文化自觉,培育创新的文化内核,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和科技产业创新发展,鼓励所有尊重教育规律和面向产业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将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促进形成协同创新的文化格局,着力打造服务支撑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文化高地。




总访问量:  

   Copyright © 2017高等教育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行政楼五楼     邮编:523808     电话:0769-22862005
 粤ICP备05008829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