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林建华 梅亮 李咏梅:《共生实践:重庆大学Co-op教育模式创新》

  • 发布单位:高教所
  • 发布时间:2022-11-08 16:14:12
  • 访问量:
  • 分享到:

作 者:林建华,原北京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梅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咏梅,北京大学工学院助理院长、副研究员。

来 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年第六期5-13页。


摘 要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启迪人的智慧、释放内在潜力,使其成为更好的人。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探索合适的模式和方法,以便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重庆大学实施的Co-op教育模式,采用校内知识学习与企业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知识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真实的企业实践也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大大增强。本文以重庆大学Co-op教育探索为典型案例,围绕管理者、教师、学生的实践体验,总结了打开边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人才培养“共生实践”的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教育模式创新  人才培养  Co-op模式  共生  实践  重庆大学


一、引言

  科技革命加速全球竞争,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技术创新深度重构现代产业,人才创造性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驱动产业发展与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教育作为提高民众素质与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支撑知识经济与科技变革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背景下,开放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工程技术人才的成长成为全球性重要议题。

  一方面,全球范围的开放互动成为知识经济与科技变革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共识。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次会议发布《教育2030行动框架》,围绕高等教育改革提出多项决议,其中“开展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全球高等教育资源互认”成为重要发展方向。面向未来,全球高等教育逐步趋于国际化发展,高等教育观念、内容、制度及模式等都呈现全球开放的特征。我国亦长期探索开放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人才多样化培养方针,主张加强高等学校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中外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人才联合培养,建设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对外开放办学”的发展目标与关键任务。

  另一方面,工程技术人才成为知识经济与科技变革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随着科技革命驱动全球生产要素配置方式、生产方式与组织方式的深度变革,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成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核心。各国纷纷探索新的工程教育模式,如美国欧林工学院基于实践项目为牵引的教育模式、哈维穆德学院建立博雅工程教育模式等,俄罗斯斯科尔科沃理工学院建立“研究-教育-创业创新”三重螺旋协同创新模式。我国亦推进相关工程教育改革,于2017年推出“新工科”计划,旨在基于新经济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与职业素质新要求,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然而,尽管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开放办学模式与新工科人才培养建设,我国工程教育仍然存在不足:首先,大学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基础职能,但产学研三螺旋系统对于我国工程人才培养与成长的支撑效率依然不足;其次,我国的工程教育仍然延续了以知识传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际工作体验薄弱。在这种脱离实践的工程教育模式中,学生并不了解学习知识的意义和目的,并无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实践体验,单纯被动接受知识,导致知识创造好奇心、主动性与能动力等严重不足。

  为探索以实践与成长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哈佛大学于21世纪初探索从“知识传授”(Transmission)为基础向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创新,将大学的核心目标确定为使学生成为参与发现、理解和创造知识或有新思想的人。 北京大学的研究则指出“大学人才培养实践的本质在于启迪智慧、释放人的内在潜力”。作为产学研开放互动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探索,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于1906年提出带薪实习项目为基础的Co-op(Co-operation)模式,旨在倡导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实现人才素养与社会需求的协同。作为中国大学探索Co-op教育模式的典型示范,重庆大学与辛辛那提大学于2013年成立联合学院,围绕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两个本科教育项目展开合作办学。由此,本文以重庆大学Co-op教育为典型案例,探索开放情境下我国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二、理论基础:实践与共生

  启迪智慧、释放人的内在潜力,是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本质。实践则是提升个体认知与行动水平,通向智慧与潜能涌现的重要手段。理论层面,“实践”被视为基于特定模式的有组织的活动集合,这一活动组合聚焦于具体目标的实行形成通识性的模式,并为特定的社会成员群体所共享。由此建构形成的实践理论(Practice Theory)强调四方面的研究共识:首先,实践的基本构成单元为日常活动(Activity),即基于日常活动的实践是社会建构的关键因素,而非社会结构统摄主体活动与行为的传统假设;第二,实践理论认为个体的行动是嵌入于特定的社会场域,受社会场域的塑造和影响;第三,实践理论强调活动承担者与实施者的个体能动性;最后,实践与行为主体嵌入的环境之间是共生演化的。

  研究亦关注实践之于知识创造与智慧涌现的价值。《实践论》指出,人的社会实践包含生产活动之外的科学与艺术活动,而唯有通过社会实践,人才会形成对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Nonaka认为实践促成经验累积,实践中形成的显性与隐性知识动态交互实现知识创造;进一步,其提出实践智慧(Phronesis),一种德行价值观与社会生活经历的知识综合,其为主体在特定情境中达成共识性的“真、善、美”提供最好的判别标准。

  然而,已有实践理论尽管明确探讨了以实践模式、实践活动、实践主体等为核心的要素,以及由实践所导向的价值追求与智慧涌现,却并未深入探讨实践主体间的交互机制,这种依赖特定活动所形成的多主体交互及整体层面的价值溢出,是实践向智慧与真理转化的重要机制。本文认为共生是异质性实践主体交互的关键机制,其促成了实践动态过程向价值的转化。共生(Symbiosis)源自希腊语,其建立在自然界生物共生关系的概念基础上,在这种关系中,至少有两个物种交换物质、能量或信息,形成彼此的依赖,进一步,这种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延伸至动物与植物的生态循环联系、人体与体内微生物的联系、人与机器的交互以及产业组织的交互合作等。

  共生之于实践引导多元主体认知水平提升与价值创造。一方面,共生作用于实践知识的创造。知识是多元主体围绕特定活动集合展开实践的重要产物,而知识最核心的特征在于其是由行为主体之间、行为主体与实践嵌入的环境之间交互中创造的,这一知识创造过程反映创新的本质,引导其向实践智慧等普世价值的转化;另一方面,共生塑造个体与组织的共同信仰,社会的进程只能因人的观念的改变而改变。延伸至个体的发展,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创造、认知的深化等,深度依赖个人与其所嵌入的人员行动实践场域以及所嵌入环境的共生,所形成的共生信仰也表现为“自我约束”“中和利他”“致力生长”等特征。

  延伸至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情境,实践是工程教育知识学习的核心,引导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最终回归至人的成长。工程教育过程中,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作为关键实践主体(图1),通过共生实践,实现了工程教育“硬知识”(如工程学科类知识)与工程实践“软知识”(如现场沟通交流、批判性思维、工程实际经验等)的合一,最终为学生智慧启迪、潜能释放、人生兴趣与价值观的塑造等提供重要基础。

图 1  研究理论框架


三、研究方法

1.方法选择

 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问题,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的方法展开讨论,对重庆大学Co-op教育模式改革的参与主体与实践过程进行深度分析总结。案例研究方法适用于对复杂现象背后的共性机制与理论框架等提供有说服力的解释,以回答“如何(How)”的问题。通过聚焦重庆大学Co-op教育实践中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多主体的参与过程,识别、捕捉、描述相关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与典型行动,可以为研究目标提供探索性的思考与深度的机制解释。

2.案例选择

  案例选择依据研究对象的代表性与典型性予以展开。本研究案例对象所嵌入的国家情境为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实践不断改革创新的中国,其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科教兴国战略”“211计划”“985工程”“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双一流”建设等战略变革,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大学竞争力的追赶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优化提供支撑。在这一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为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实现国际接轨、强化大学竞争优势、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提供重要支撑。2016年,教育部学位中心在第四次全国学科评估中,首次把中外合作办学纳入到评估体系之中;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首次将“国际交流合作”正式纳入到我国高等院校的五大核心使命。① 这为我国高等学院展开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基础。

  本文研究聚焦的典型对象为“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如下简称:联合学院),其是重庆大学本科教育国际化的示范单位,成立于2013年,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两个本科教育项目(均为中外合作项目),均为重庆大学与辛辛那提大学的重点优势专业。作为传统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示范,联合学院是国内首个引进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模式(Co-op模式)的学院,采用全英文授课,旨在培养“具有浓郁家国情怀、宽广国际视野、深厚专业基础、突出创新能力的研究型工程人才”。② 经过6年的探索实践,联合学院于2017年9月以“零瑕疵”通过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审核评估,实现教学培养质量的国际标准同步。同时,2018届62名毕业生中,32名毕业生获得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普渡大学等海外知名院校的再深造offer,21名毕业生被保送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深造,总体深造率达85.5%,海外升学率达51.6%,处于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深造率领先水平。③ 这一人才培养的重要成绩体现了Co-op模式对大学本科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意义,提供了研究的必要性基础。

3.数据来源

  为了保证对联合学院Co-op模式的研究提供有效的信度与效度支撑,研究团队开展了面向管理者(包括重庆大学与辛辛那提大学管理者、联合学院管理层主要人员)、教师(联合学院教师代表)、学生(联合学院在读生与毕业生)等为典型主体的半结构化访谈,以系统采集Co-op模式共生实践主体的一手数据资料。访谈时间为2019年10月12日、13日,访谈人员如表1所示。访谈开始前,研究小组提前72小时将访谈提纲传送至被访者,并结合被访者的反馈对提纲进行修改补充。访谈过程依据半结构化提纲进行深度交流,并全程进行录音记录。研究小组成员于48小时内完成录音的文字转录工作,以确保访谈数据信息的真实准确。对访谈内容中存疑的部分,研究小组成员在48小时内进行二次确认。同时,在一手访谈数据的基础之上,为进一步避免访谈者的回溯性偏误与印象管理所产生的潜在影响,本研究补充了联合学院总结报告、内部文档资料、以及Co-op模式全球案例等二手数据资料,以为本研究的展开建立全面系统的数据基础。

表 1  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四、成果研究

1.联合学院Co-op模式运行机制与人才培养成效

  联合学院由重庆大学与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创建,成立于2013年,双方聚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两个本科教育项目展开合作办学,重庆大学与辛辛那提大学各提供50%的师资参与联合大学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典型模式探索,联合学院Co-op模式采用5年制(1+3+1)本科培养模式(图2),第1学年安排同其他学院一样;第2至第4学年为校企联合培养(Co-op)阶段,每年3个学期,每学期4个月,课堂学习与企业顶岗实习交替进行;第5年学生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学习并完成毕业设计。

图 2  联合学院Co-op模式设计图

经过6年的探索实践,联合学院Co-op模式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总结如表2所示

表2 联合学院Co-op模式人才培养成效

资料来源:根据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办学总结报告、学院管理层访谈资料等进行整理。

2.共生实践:管理者视角

  办学使命与资源布局。联合学院在成立之初便定位于借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先进办学理念,推动Co-op模式,聚焦于“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工程素养较差、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学生实际掌握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国际合作办学,培养国家与社会急需的国际化工程人才”的基本目标,实现“培养具有浓郁家国情怀、宽广国际视野、深厚专业基础和突出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型工程人才”的使命(访谈2)。作为对企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支撑,学院截至到2018年底共建58家合作企业资源,包含西门子、GE、国家电网、大众奔驰等9家世界500强企业,行业涉及机械制造业、汽车业等传统制造业,以及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兴行业,地域覆盖中国北京、上海,美国、沙特等15个国内外主要区域,共计开发114个企业实习岗位与65个其他实践岗位(如科研实践类),从而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岗位选择(实践岗位数与学生人数比1.3/1),践行学科交叉、专业融合、多视角解决工程问题,探索新工科培养理念的实践。正如联合学院负责人张老师所言:“我们的学生有很好的基础。好的基础显示一颗好的种子,我们需要给他合适的土壤。Co-op模式,就是给他土壤。学生一旦明确自己需要什么之后,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就完全不一样了”。

  价值理念定位。作为Co-op模式的创新,联合学院注重人才培养过程的价值理念塑造。联合学院负责人张老师就明确做出解释:学院成立六年,在其参与学院的工作过程中,感触在于教育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前者指先和学生讲什么是价值观,告诉学生Co-op的理念,再去引导学生实践,让学生去领悟;而后者是指让学生先去实践,在实践之前给他一定的支持和辅导,待实践过程中学生有了自己的感悟之后,再去启发引导,促进学生自己的思考我是谁?我擅长什么?我需要什么?我将来要做什么?从而在大学期间自己去设计规划。张老师觉得Co-op更符合后者,更适合学生培养的本质,正如孔子所言的“因材施教”,Co-op模式其实是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从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环境中去进行体验,让学生自己知道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哪怕是找到自己不需要的,学生才能在后面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访谈2)。

  培养框架顶层设计与优化。联合学院管理者对Co-op模式的教学体系进行了精心设计与持续优化,具体为:①精选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家国意识,以区别单纯的海外课程引进;②引进辛辛那提大学教学方案与课程体系,持续拓展海外学习与实习资源;③健全教师遴选培育机制,匹配国际化专业师资人才;④实施美式教育,开展全英文课程建设;⑤建立国际化办学团队,在全面采纳美方课程评价基础上增补相关课程,实现全面的国际化协同管理(访谈5&9)。同时,不同于传统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教师先上课学生最后考试的方式,联合学院更加强调学生教学的过程产出,每个阶段都要针对学生学习和实习进行答辩,要做综合报告,学生的表达能力更强;从专业能力上讲,联合学院的学生学习的更宽一些;最后从综合素养上看,联合学院的学生适应能力更强,对未来参与社会、学习再深造、抑或解决企业问题等方面,都会表现出更强的调节能力(访谈5&9)。

  教育模式创新。作为对人才培养的支撑,联合学院明确展开工程教育模式的创新实践,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明确定位Co-op模式中企业参与学科融合。不同于传统工程教育模式学科分化过细、专业经验突出的特点,Co-op模式强调学校与企业的密切配合,通过教学过程中企业提供真实工程场景,以确定具体工程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从而提供学生学习新知识、融合多学科支持、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区别于传统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对教师传授知识的结果复现性学习,Co-op模式下学生实习过程面临的皆为新问题,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再创新,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分工协作意识,强调能力、素质与工作场景和行业需求的匹配(访谈5&9);第三,提供人才创新的自由空间。传统培养模式是模块化的,你什么时间做什么事,都是定制好的,学生自由度很小,但Co-op这个模式自由度更大,有的学生他一旦激发以后,很容易就做得很突出(访谈2)。

  管理评价措施改革。在Co-op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础上,联合学院管理层进一步推进Co-op模式的管理实践的不断优化,推进实现Co-op人才培养模式管理过程的精细化、实践效果评价的体系化、人才成长的多元化与个性化。以管理过程的精细化为例,其在引进美方Co-op模式的基础上,注重引进消化再创新。不同于美方对学生实习过程的粗放管理,学生从刚开始实习之前,学院便开设了两个专项课程介绍实习目的、目标、意义,为学生提供基础训练,并从概念认识、简历写作等逐一进行指导,直到学生参与企业实习。这一过程的每一阶段都有学生的能力规划图,且学生实习完成后回学校需要进行答辩,这是美方没有的。学院管理者希望通过答辩使学生自己总结提高,并鼓励他们分享企业实习的所思所想,以通过精细化管理帮助其成长;以实践效果评价为例,联合学院针对学生实习效果的专业度和实习工作的饱和度等多方面制定了系统化的评价与考核体系;以多元化和个性化为例,联合学院针对实习设计了企业类实习与科研类实习多个选择,并强调学生对自己的将来进行自主认识与选择,而学院专注于提供场地与环境以发挥学生特长(访谈5&9)。

3.共生实践:教师视角

  Co-op培养模式中教师承担了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也是Co-op共生实践的关键参与主体。教师通过对辛辛那提大学美方课程体系的改进再创新,探索实践了Co-op模式面向中国本土学生的成长需求匹配。

  课程体系优化。针对课程体系的设计,重庆大学与辛辛那提大学签订联合协议之初,美方要求引进其126个学分的整个课程体系(不包括实习)。然而,美方课程体系在重视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外存在不完善,如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两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缺少电的知识,没有电力的课程。当学生到企业去遇到所需电力的实习内容时,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此外,美方课程体系还缺少计算机知识,除了工程建模课程中嵌入一点编程以外,不涉及计算机知识,而这是一个基本知识,并且相当重要。所以学院教师在126个学分的美方课程基础之上,额外增加了40多个学分的课程,其中也包括专业课之外的思政课程、军体课程等,加之Co-op模式下30个实习学分,总计为203个学分,按5年制平均每年40个学分(访谈5&9)。

  教学模式创新探索。从教学培养来看,专业课教师受到邀请就能够参加学生的答辩,比如毕业生的答辩、研究生推免答辩等。目前教师层面普遍认为学生能力、综合素质比原来那种纯粹的理论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强很多,有教师甚至夸学生比研究生毕业的水平还高(访谈5&9)。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在Co-op这种学习和实习交替的模式下,学生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中,有一种紧迫感。因为学生需要去企业,知道缺什么东西,往往会带着需求来上课;另一方面在于美方的教师之外,中方上课的教师大部分是比较年轻的,英语好,对新的教学方法比较推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注意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使得课程当中的讨论较多、课堂互动非常好,进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高(访谈5&9)。在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基础上,Co-op项目的教师还关注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通过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活动,与科研团队进行合作,还可以选择参加机器人、赛车等团队,以及参加学校组织的国际与国内竞赛项目。最为典型的是,学生可以利用Co-op的实践深度参与教师实验室的研究项目或国际交流项目,并在这个过程中申请专利、发表论文、申请校内外荣誉等(访谈5&9)。

  教学与实习资源拓展。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联合学院教师还专注于多元实习岗位的渠道拓展,从而为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激发提供必要的平台选择基础。正如联合学院刘老师所介绍的:Co-op实习在一开始时岗位是比较少的,但这几年的发展学院逐步丰富了学生的实习岗位选择,学生经过多次实习岗位的选择,包括换岗,清楚地知道,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然后可以及时调整。比如有些学生不喜欢传统机械行业,但是因为在中冶赛迪的大数据部实习做算法工程师,关注机器视觉、机器学习这样的岗位,才知道那原来还可以做这样的交叉学科。所以大部分的学生最终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很多都选择了一个新兴交叉学科(访谈4)。

  教育模式价值创造。针对Co-op模式的创新意义,重庆大学长期从事Co-op教育的张老师认为其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Co-op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比原来传统模式培养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强很多。因为到企业后一定要上班,接受企业化管理,生活上也需要自我管理,使得Co-op模式下的学生必须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做一个好的安排,他们对制度管理理念明显有更强的认识;第二,Co-op的学生自我规划能力要强很多,很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想做什么。学生的自我规划和自我调节能力是通过社会实践不断提高的,是在实习过程中试验出来的;第三,学生的自学能力明显更强。因为Co-op的学生在企业与科研实习时,事实上都是带着项目的,得自己去学。所以学生很清楚自己要去学什么东西,去哪里找知识;最后,Co-op的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要强很多,因为到企业里他们需要把与他们师傅的关系搞好。通过实习,这些学生回学校后和教师处理关系的能力就强很多(访谈7)。

  李老师认为,Co-op模式突出的影响在于:首先,学生可以把自己课程里面学的东西,跟他们所做工作结合起来;第二,Co-op学生普遍而言沟通能力比较好,能够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表达得比较清楚;第三,学生自我管理以及实践规划等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再者,学生上课过程的交流互动较好,思考问题的能力更强。交流互动中也表现出更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师生由此实现了教学相长(访谈6)。

  刘老师认为,Co-op模式的优势在于:第一,Co-op培养的学生可以长期跟着教师展开科研实习,跟踪高质量的科研作品产出;第二,Co-op培养的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很强,综合能力很强,但是专业领域相对弱于传统培养模式下的学生(访谈7)。

  柏老师强调,Co-op模式帮助人才培养解决了几个关键问题:一是目标导向的学习是deadline导向的,这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二是中西部高校学生的视野在Co-op模式下变强了;三是Co-op模式下所带领的机器人团队的学生基本形成了自我管理,能力普遍较强(访谈6)。

  唐老师认为,Co-op模式体现了三个积极意义,分别为:①国际化。其不仅体现在科研,也体现在办学教育方面(如全英文授课),为重庆大学双一流建设过程迈出重要一步;②实践。Co-op在企业实践之外还包括科研实践,即高校内部的科研实习,可以帮助学生较早地接受到科研方面的训练,形成比较好的科研素养;③跨学科。联合学院的特点是跨学科培养,通过灵活的制度设计,客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自身特性的发展(访谈7)。

4.共生实践:学生视角

  学生是Co-op教育模式的核心,激发学生的自我成长则是管理者、教师及学生主体共生实践的最终目标,表3基于对联合学院学生的访谈,总结了Co-op实践的关键过程与学生的发展成效,主要表现为Co-op实践对学生在成熟心智、激发兴趣、发展选择、视野与能力拓展等方面的提升,最终引导学生积极应对挑战,更有信心地应对学习、工作与生活。

表 3  基于学生视角的Co-op模式实践总结(典型例证)

五、结论与启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并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升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Co-op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则是对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探索与示范。嵌入大学管理者、教师、学生三个核心主体的共生实践,联合学院Co-op教育培养模式最终实现了人才培养的价值成效。实践过程中,大学与联合学院管理者承担了Co-op教育培养模式创新过程的办学使命与资源布局、价值理念定位、培养框架顶层设计与优化、教育模式创新以及管理评价措施改革等实践;教师则重点聚焦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培养模式创新探索、教学与实习资源拓展等创新实践,并系统总结了Co-op教育模式的价值创造;学生作为共生实践的主体依托企业实习与科研实习的交替实践,实现了成熟心智、明确个人发展选择、激发兴趣、拓展视野、提升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如图3所示。


图 3  重庆大学Co-op模式主体共生实践总结

  重庆大学Co-op教育模式创新输出了如下启示。首先,Co-op教育模式为大学人才培养的理念塑造与行动框架探索提供借鉴,揭示共生实践背后的教育本质与人才成长的核心意义。作为Co-op教育模式的中心,“实习”承载了大学管理者、教师、学生三大主体共生实践的活动集合,支撑了教育模式的创新。正如林建华总结到:“Co-op特别是实习阶段,我听学生、老师讲完以后,更感觉到它其实是一种素质的教育,能力的教育,一种价值观的教育。其实这个反而有点像我们在很多学校里做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和自我认识,但通过另外一种方式,通过社会的实践、企业的实践,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这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方式”(访谈5&9)。

  回归教育的本质,重庆大学Co-op教育对于学生人才培养的成长成效是积极的,而嵌入大学管理者、教师与学生的共生实践所触及的价值在于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林建华在与Co-op学生的沟通中指出:“我们要不忘初心,我们教育的初心实际上是要把学生的内在潜力给激发出来,这是教育的核心内容。评判一个教育是好还是不好,如能让学生很激情地投入,那教育就是好的,所以要有一些体验,体验有的是和所学的匹配,有的来自日常生活,这些都是给我们的一些体验,都是很珍贵的”(访谈5&9)。由此,Co-op教育模式创新所触及的教育与人才成长的本质在于:启迪智慧、释放人的内在潜力,而以大学管理者、教师、学生等为核心主体的共生实践是通向这一教育本质的重要机制选择。

  其次,Co-op教育模式提供一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根本意义上改变传统工程教育模式的方式,并为大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的价值关联主体提供行动参考。不同于传统工程教育教师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的实践模式,Co-op教育模式协同了大学管理者、教师、学生三大行动主体,并基于大学课堂学习与产业工作实习的交互,实现共生实践对学生的知识创造、能力培养、与心智成长的驱动。聚焦于三大行动主体的共生实践,重庆大学Co-op教育模式显示:管理者面向教育模式创新的理念定位与运行体系设计、教师面向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与总结、以及学生基于实习的全面成长,三者实践的交互与价值的联动最终惠及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管理者而言,Co-op模式的意义在于大学的人才培养需要构建明确的办学使命、价值理念定位教育管理资源投入,从而为人才的实践提供顶层设计的价值内核,以驱动学生发掘自身的兴趣与潜能。正如联合学院张院长所提到的“我们的Co-op模式,其实是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从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环境中去进行体验,让学生自己知道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哪怕是找到自己不需要的,学生才能在后面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访谈2)。

  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优化人才培养框架的设计、探索教育模式与管理评价的创新机制,也是管理者实践的重要环节。重庆大学Co-op模式中管理者面向国际化办学的体系建设、围绕国家工程人才教育模式的创新实践,针对联合学院人才培养过程的精细化、实践效果评价、人才多元化与个性化考核等实践,为大学管理者建立试点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提供了体系化的运作参考。

  对于教师而言,Co-op模式要求其具备更强的国际化视野与本地化经验的整合能力,并以教学工作为载体,推进人才培养的行动实践。重庆大学Co-op模式的经验显示,教师结合学生特点与发展情境的差异,对辛辛那提大学课程体系进行了适应性的二次创新,保证了美方课程评价的国际化公约与中方学生培养的体系化知识框架兼容。同时,以“答辩”“问题导向式教学”“研究项目驱动”等为载体的教学培养模式创新,以及教师对于学生实习渠道的持续拓展,切实保证了Co-op教育模式创新与人才培养成效的实施。最后,基于教学实践的探索,教师还通过对Co-op教育模式价值创造的总结提炼,真正将实践经验与模式特征概念化与理论化,从而为Co-op教育模式的推广和人才培养的一般性规律总结做出贡献。

  对于学生而言,课程学习与实习的交替实践,为其深入了解理论知识与产业应用的匹配,形成问题导向式的学习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提供了重要基础。同时,多样化实习场景的体验、企业实习与科研实习的多元选择,真正意义上为学生在本科阶段逐步明确成长兴趣,深度发掘个体内在潜能提供可行机制;社会化实习场景的实践不仅有助于学生心智的成熟、视野的拓展、综合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普遍表现出的、基于内心深处的对未来人生与发展的自信。

  致谢:特此向为本文研究提供调研访谈协助与数据支持的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师生们表示感谢!他们是Co-op教育模式创新的践行者和探索者,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总访问量:  

   Copyright © 2017高等教育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行政楼五楼     邮编:523808     电话:0769-22862005
 粤ICP备05008829号

Baidu
map